你有没有想过,当你的车在高速公路上失控冲出车道时,能否有一个缓冲地带让你安全停下,或者重新回到车道上?这个地带,就是路侧净区。它就像一条隐形的保护带,默默守护着每一个在道路上行驶的人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看似普通却至关重要的安全区域。
路侧净区的定义与作用

路侧净区,简单来说,就是公路车行道以外,无障碍物、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者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。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63年美国高速公路研究委员会的一次会议论文中,后来被正式写入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出版的《公路安全设计手册》。它的设计理念非常简单,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公路应具有较强的容错和纠错功能,让驾驶人在误操作时有机会重新控制车辆,避免更严重的伤害。
在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》(JTG D81-2017)中,对净区进行了明确的定义:净区是指公路车行道以外,无障碍物、车辆驶出车行道后可以停车或者驶回公路的带状区域。这个定义强调了净区的基本特征——无障碍物,以及它的功能——提供安全缓冲。
路侧净区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一个缓冲地带,它还能有效降低车辆碰撞时的伤害程度。根据相关资料,大约有30%左右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,与车辆驶出路外有关。因此,路侧净区的设置对于减少交通事故伤亡、保护驾乘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
路侧净区的设置标准

路侧净区的宽度并不是随意设定的,而是有严格的标准。根据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》(JTG D81-2017)附录A的规定,以设计时速120km/h,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台次以上的高速公路为例,计算净区宽度为填方段不得小于9m,挖方段不得小于5m。具体计算方法如下(曲线段还应乘以调整系数)。
在实际应用中,路侧净区的设置还受到地形、地质、交通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。例如,在路堤高度6m以上且边坡坡度在1:3至1:4之间的路段,根据94标准和06标准,应设置护栏;而17标准将上述情形调整为宜设置。因此,2018年以前修建的高速公路,上述情况路侧必须设置护栏。
此外,路侧边沟的设置也与路侧净区密切相关。根据94标准和06标准,高速公路路侧边沟无盖板、车辆无法安全越过的挖方路段属于应设置路侧护栏路段;而在17标准中调整为宜设置。因此,2007年至2017年修建的高速公路,路侧边沟无盖板、车辆无法安全越过的挖方路段,应设置护栏。
路侧净区的安全隐患

尽管路侧净区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护驾驶人和乘客的安全,但在实际应用中,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。根据江西省公安厅交管局高警总队直属五支队的分析,一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引发了对路侧净区的思考。
在某次交通事故中,云南籍驾驶人黄某驾驶一辆浙江籍小型轿车,从云南昭通开往浙江嘉兴,途经江西省境内A高速公路时,因疲劳驾驶,追尾碰撞前方慢车道内正常行驶的云南籍小型普通客车。云南籍小型普通客车冲出高速公路,撞上了路肩外侧的标志牌立柱,造成车上3人当场死亡、两车及高速公路交通设施不同程度受损。
路肩外侧的标志牌立柱与该起事故有何关联?据相关资料表明,在该起事故发生路段右侧的无护栏路段,被称为路侧净区。这个区域虽然设计为无障碍物,但在实际中,如果存在标志牌立柱等障碍物,就会增加事故的风险。
路侧净区的治理措施
为了减少路侧净区的安全隐患,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。根据《高速公路路侧安全净区常见隐患排查与治理》的摘要,15万交通管理专业人员关注,每天5分钟,轻松学业务。是设置于公路行车道外侧或中央分隔带的一种带状吸能结构,作用是使车辆碰撞时通过自体变形或车辆爬升吸收碰撞能量,从而降低乘员的伤害程度。
同时,对于路侧有重要标志柱、信号灯柱、可变标志柱、照明灯柱或路堑支撑臂、隔音墙等设施的情况,可设置护栏。而2006年之后相关规范全部调整为应设置。此外,对于路堤高度6m以上且边坡坡度在1:3至1:4之间的路段,2018年以前修建的高速公路,路侧必须设置护栏。
路侧净区的未来展望
随着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,路侧净区的设计和管理也在不断改进。未来,